金融时报调查了21家CeFi实体,包括加密货币交易所、借贷平台、做市商与风投机构,有八家对于最基本的问题仍拒绝透露任何讯息。 CeFi破产危机凸显透明度疑虑 报导指出,在去年一系列CeFi实体破产危机后,关于用户资产保护、加密企业的治理透明度等议题已成为各界焦点。 而英国监管机构在过去三年内拒绝265份加密相关的牌照申请,申请失败的比例高达85%,更凸显了加密产业在合规程序上的疑虑。 受调查的CeFi实体包括: 交易所:Binance 交易所:Coinbase 交易所:Kraken 交易所:KuCoin 交易所:Bitfinex 交易所:Gemini 交易所:Bitstamp 交易所:Coincheck 交易所:OKX 交易所:Bybit 交易所:Crypto.com 交易所:Huobi 做市商:B2C2 做市商:Wintermute 借贷平台:BlockFi 借贷平台:Genesis 稳定币发行商:Tether 风投机构:DCG 风投机构:Jump 加密资产管理机构:Abra 加密资产管理机构:AmberGroup 日本交易所Coincheck透明度第一 金融时报提出了下列问题: 总部在哪?主要监管机构是谁? 是否有董事会、独立董事?成员有谁? 财务长、法遵长是谁? 采用哪家审计机构?最新的审计财务报表是什么时候? 有多少员工? 是否出借用户资产或作为贷款抵押品? 是否参与自营交易、造市活动? 资产、负债是否匹配? 交易、托管是否隔离? 是否有平台币?占公司资产占比多少? 在各家CeFi的答复中: 蓝色:完整披露 黄色:仅部份披露 粉红:不回应 灰色:问题不匹配(问题与实体业务不符) 八间CeFi实体拒绝披露任何信息 可以看出Coincheck的所有答复都被标注为「完整披露」,Bitstamp则是因为只有办公室、声称没有总部被扣分。 奇怪的是Coinbase身为全球唯一上市的加密交易所,竟然也回答没有总部:Coinbase是一家去中心化的公司,没有「总部」,但我们在许多司法管辖区皆拥有法人实体、牌照及运营中心。 另外币安在企业规模上最为庞大,员工数超过8,000人,而Bitfinex身为老牌国际交易所,员工数却只有250人。 拒绝回答任何问题的CeFi实体包括: DCG Abra Jump Bybit BlockFi Genesis Crypto.com Amber Group 各家CeFi实体的具体回答见此。 |